首頁 |
|
重慶軌道15號線上的老鐵兵:獻余熱展風采
在中鐵建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土建工程項目中,當過鐵道兵的僅有一個班的人數,他們都已年近花甲,接近退休時間了,但個個不減當年勇,依然彰顯著軍人的風度與氣概,愛企敬業,恪盡職守,不畏艱難,擔當作為,勇挑重任,吃苦奉獻,為重慶軌道交通建設奉獻余熱,展示了老鐵道兵的優秀風采。
在“八一”建軍節到來之際,筆者對戰友之情難以忘懷,對戰友忠誠企業、獻身企業的精神為之肅敬,他們不愧是從軍旗下走來的老鐵道兵,是當今企業里的難得人才。
趙建偉:軌道建設的“功臣”
趙建偉,1965年3月出生,1981年12月入伍鐵道兵,1984年1月兵改工后,一直在施工一線摸爬滾打,任過8年施工隊隊長,8年項目計劃部長。2007年任項目經理以來,先后參加了重慶軌道交通三號線一期南坪項目、三號線二期渝北高架項目、二號線延伸段項目、三號線北延伸段高架項目、四號線龍頭寺地鐵項目等重慶市軌道交通重難點項目的建設工作,每干一個項目都安全優質圓滿完成,并奪得了巴渝杯優質工程獎、重慶市安全文明工地、重慶市政金杯獎、優質工程獎、重慶市總工會“工人先鋒號”、重慶軌道公司“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”等集體榮譽。他本人先后榮獲“重慶市建筑業優秀項目經理”、重慶市城鄉建委系統創先爭優“優秀共產黨員”、重慶單軌建設“十大功臣”等榮譽稱號。
2021年12月他再任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土建18標項目經理后,不愿躺在功薄上吃老本,也不愿虛度時光等待退休,而是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開啟新征程,以軍人的責任擔當,站好最后一班崗,再創新業績,再展新作為。
趙建偉負責的15號線二期18標段,線路長7.906公里,有三站三區間,既有明暗挖車站,又有區間盾構施工,點多線長,工藝復雜,牽涉面廣,征遷、管遷協調難度大,他帶領工程技術、計劃人員調查現場,摸清情況,制定施組方案和施工計劃,為使工點盡快開工,他把重點放在對外部協調上,加強與業主、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溝通,借助他們的力量,解決施工征地、房屋拆遷、管線遷改等問題,為開工創造條件,使禮學路站、歡樂谷站實現了提前開工目標。
在施工過程中,趙建偉以軍人務實、果斷的工作作風,每天上工地巡回督查,發現問題,及時解決,事不過夜,確保施工生產順利穩步推進。在項目管理上,他以軍人的韌勁,一以貫之抓制度落實執行,堅持每月對部室、施工隊和員工進行考核評比,嚴格規定,獎懲兌現,有效地調動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,促進了項目管理工作提升和施工生產完成,禮學路站在15線二期率先完成圍護樁任務進入主體土方施工階段,項目部榮獲總承包部2022年一季度“綜合管理流動紅旗”“質量管理先進單位”“安全管理先進單位”、二季度“文明施工先進單位”“質量管理先進單位”等殊榮。
張明科:隧道工地上的“守望者”
張明科,1963年4月出生,1981年12月入伍鐵道兵,現任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土建18標項目副經理,負責15號線歡樂谷站施工管理。
對工作認真負責是當兵人的品質,為了抓好現場施工管理,張明科把鋪蓋搬到現場,吃住在現場,堅守在現場,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做好每項工作,每天身不離現場,抓安全、抓質量、抓進度、抓環保,凡事親力親為,工人兩班倒作業,他連軸轉,對重要部位,工序轉換施工他都親自到場盯控把關,確保萬無一失。
歡樂谷站地處重慶主城區,周圍居民密集,環水保要求嚴,張明科發揚人民軍隊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,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,嚴格落實重慶市政府的相關規定和“四節一環?!保ü澦?、節地、節材、節能、環境保護),細化安全文明施工部署、防范、落實的具體措施,通過安裝降塵噴淋系統,安裝壓濾機、防塵隔音棚、圍擋,設置洗車槽、三級沉淀池等方式,最大限度減小施工對周邊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及危害,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評。
張明科既是現場管理者,又是員工中的兄長,他把員工視為親人,處處關心愛護,在高溫季節,他調整高溫施工時間,做好防暑工作。在進度與防暑發生矛盾時,他把員工身體健康放在首位,不安排員工在高溫時段加班搶工。他時刻保護員工安全,每次在隧道掌子面機械開挖后,他認真做好排險,仔細檢查,確定無風險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,還時常叮囑提醒司機現場道路坡陡,小心駕駛,使員工們內心十分感激,表示以實際行動回報領導的關懷,在施工中員工們遵規程、守安全、重質量、爭時間、提工效,確保了歡樂谷站隧道施工通道安全優質穩步推進,施工計劃如期完成。
杜曉言:軌道工地上的“土記者”
杜曉言,1963年1月出生,1981年10月入伍鐵道兵,現任中鐵十四局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土建工程16標項目部工委主任,別看他僅有七年級的學歷,從走進鐵道軍營那天起,他立志從文、堅持自學,現已鍛煉成為名副其實的工地詞人和工地“土記者”,迄今,在上海雨陌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約發行近30首作詞歌曲,曾為30集網劇《蜀漢戰神傳》等多部影視劇創作主題歌曲。
2022年2月,杜曉言轉場15號線二期16標項目部,將近退休時間了,他珍惜時間,老驥伏櫪,志存高遠,要在新的工地上發揮“土記者”的作用,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他堅持辛勤筆耕,經常上工地、進深隧、跑現場,捕捉信息,收集索材,拍攝照片,將項目發生的重要事件、重大節點、先進事跡、好人好事等及時進行宣傳報道,為了寫稿,他不顧人老,身體多累,氣溫多高,常加班,熬長夜,甘于吃苦、耐得寂寞,樂于奉獻,先后采寫的《推行紀檢手冊常態化, 催生廉潔履職好風尚》、《黨建融合聚力量,引領施工譜新篇》、《假戲真做”全員入戲 “真槍實彈”演練成功》等一批有影響的新聞稿件,在媒體上發表150多篇,為“建設巴渝快軌、展示企業形象,鼓舞員工士氣”唱響了“夕陽紅”,被譽為15號線工地新聞采寫的“快手”。
年近花甲,不改當年之志。作為奮戰一線的軌道建設者,他們“退伍不褪色,退役不退志”,雖然脫下了軍裝,告別了軍旗,但一直保持著無私奉獻、敢于擔當的軍人精神,主動履職盡責,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軍魂在時代快速發展下的歷久彌新,用心無旁騖繪就軌道交通建設的新畫卷。
群山包圍的山城重慶生機勃勃,熱情洋溢。風機聲響,裝滿一車泥土的貨車從歡樂谷站施工通道中緩慢駛出,載著鐵道兵的故事駛向遠方。(審核/王龍 編輯/余莉)